用微信掃一掃

網站首頁
學會簡介
詩壇訊息
詩詞速遞
經典博覽
詩教在線
賽事縱橫
詩書畫苑
學會期刊
網站互聯
談詩說詞
為時而作
詩意日常
登山臨水
倚馬作賦
詠史懷古
通知公告
詩壇訊息
更多
秋韻留痕——汪俊輝壬寅秋吟小集
秋韻留痕——汪俊輝壬寅秋吟小集 作者簡介:汪俊輝(煊公) 1955年5月生?,F任江西省詩詞學會副會長,系中華詩詞學會理事,江西省信江詩社社長、上饒市作協詩詞專委會總顧問。曾著出版詩詞專集《始知文字樂無窮》《且喜冥心煉句遲》《信州吟草》。 壬寅仲秋炎熱樨花遲遲未發有寄 無端斗宿鎖天香,悵望枝頭桂未黃。 過眼四周秋失色,傷心萬里月為殤。 隨游物外身慵懶,倒臥叢間意漫狂。 只恐今年時節亂,欲知花訊問吳剛。 壬寅仲秋用陽韻再寄 時至斷壺花未黃,高天不見雁成行。 俄烏廝殺仍催鼓,川蜀呻吟欲斷腸。 暑氣余威逞桀驁,秋聲有賦盡悲涼。 又聽樓下呼酸核,桂樹陰籠列隊長。 無題 自古騷人好賦秋,傷悲豈只鬢霜稠。 老來多病尋常事,夢纖逢仙十二樓。 城有疫魔常寂寞,句無屎尿不風流。 癡呆征兆琴彈亂,莫怨翁詩臭味投。 敬讀毛岸英家書有感 夜寂漏殘秋氣高,燈前細讀涌心潮。 一從吾黨開新紀,此后皇親遠錦袍。 豈料死灰燃復炬,更驚貪虎戾還饕。 誰人識得真公仆,山岳巍巍笑爾曹。 見煊城入學軍訓半旬存照題 秋空雁字遠余痕,許是傳書往廈門。 東海櫛風初展翅,北窗沉夢總牽魂。 千軍嘯處皆驕子,萬綠叢中覓愛孫。 老眼此時如亮雪,曉屏看罷看黃昏。 壬寅中秋夜吟同韻二題 一 西樓獨倚欄,秋月古今看。 云黑稀疏影,天高寂寞寒。 清光遮不住,白發漸多殘。 悵嘆牛山客,偏尋此夜歡。 二 隔山東海遠,惟恐影孤單。 夜夢三更醒,冰輪兩地看。 疾風宜展翅,盈月好憑欄。 細數團圓日,歸期歲已寒。 無題 寅年卜吉符,桃劍置懸無? 城哭封三度,吾憂獨半壺。 不堪秋虎煞,何奈汊河枯。 赤焰雖千里,難尋一餓殍。 壬寅孟秋小吟 素日懸窗炫眼瞳,修篁直立不搖風。 誰言七月火流去,秋暑依然夏暑同。 時已金天未覺涼,望仙溪谷汲滄浪。 隔山懷玉驚魂起,秋虎難驅癘疫狂。 南鄉子·望仙秋 竹掩石梯斜,攬月橋頭野菊花。送晚風涼云落處,人家。一片星燈白鶴厓。 熟了邵平瓜,又換新霜染鬢華。夜半蓬門吱嗄響,誰呀?雨打秋枝撲夜鴉。 定風波·新秋 白練飛珠入澗流,幽篁疊翠籠煙洲。三兩蟬聲知已老,縹緲。誰人與我共新秋? 獨坐尊前杯未盡,試韻。塵埃落定復何求?籬下黃花堪插鬢,自潤。扶頭趁月上西樓。 壬寅仲秋送外孫煊城廈門赴讀得小令數闋 訴衷情·別離 碧波雪浪掠沙鷗,千里踏清秋。思明島外書客,別故土、上庠求。 行健步,未回頭,甚風流。離心空落,猶見孩提,淚黯盈眸。 菩薩蠻·青衿 銀沙灘上秋風爽,銅雕屹立陳公仰。黌舍綠蔭中,階前尋雪鴻。 花紅金鳳樹,海闊飛鷗鷺。集美聚青衿,悠悠家國心。 清平樂·軍訓 曙光初照,軍號園中繞。颯爽齊聲東海嘯,地動鏗鏘步調。 屏傳千里雄姿,教人最憶兒時。更喜迎風博浪, 小鷗展翅高飛。
學會簡介
更多
江西省詩詞學會成立于1988年11月8日。 現學會的主管單位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歸屬江西省社聯領導。個人會員共有2000余人,除全省各地各行業人員外,還有一部分省外贛籍人士。團體會員有地級市詩詞學會13個,二級機構專業工作委員會2個,縣級85個。學會主要任務:傳承中華文明,繁榮詩詞創作,提高創作水平與詩詞理論修養。辦有內刊《江西詩詞》(后改名《江西詩苑》),迄今出刊共91期。有微信公眾號《詩國江西》。出版有《中華詩詞文庫—江西詩詞卷》(中國文聯出版社)、《優美鄉村詩詞大賽作品集》(文化藝術出版社)、《當代江西詩詞選萃》(江西高教出版社)、《詩瀾贛江》、《鄱陽湖歷代詩詞集注評》(江西人民出版社)等。為促詩詞精品,二十多年來,先后主辦的較大規模的詩詞賽事有:“詠贊江西崛起詩詞大賽”,“紅色旅游詩詞大賽”“以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和以傳統節日為主題的詩詞大賽”“優美鄉村詩詞大賽”。2004年主辦全國第四次中青年詩詞研討會。 2017年承擔省文聯、省委黨史研究室單位主辦的“贛籍開國將軍百戰圖”大型詩書畫展為322名將軍詠贊任務,由省詩詞學會遴選會員創作,后在江西省美術展覽館展出。2021年省文聯、省委黨史研究室等聯合舉辦“百年贛鄱耀中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江西省大型美術書法詩詞創作展”,學會成員數十名人有作品入選。2018年省詩詞學會應省文聯邀請,向本會會員征集題詠改革開放詩詞一百首,由省書法協會書寫,在美術展覽館展出。同年與江西省網絡電視臺、江西省教育廳教材研究室聯合主辦“江西省少年詩詞大會”。2020年初武漢疫情爆發后,全省各地詩詞學會會員紛紛以微信、微刊、美篇、信息等形式傳播了大量的詩詞曲作品。 2016年1月學會換屆,現任會長胡迎建,常務副會長章學方,副會長熊盛元、楊雪騁、杜華平、姚曉明、汪俊輝。
詩詞速遞
更多
[張恭春]
暑后重生
2022-09-02
[余始]
信州行
2022-09-02
[饒良火]
清晨老虎口
2022-09-02
[饒良火]
致敬英雄
2022-09-02
[紫竹君子]
觀視頻有句
2022-09-02
[紫竹君子]
一剪梅 懷思
2022-09-02
[余始]
故鄉的情
2022-09-02
[余始]
國之棟梁(弔袁隆平先生)
2022-09-02
[王金風]
秋雨
2022-09-02
賽事縱橫
更多
談詩說詞
更多
[瘦竹清影]
集句詩概述
2022-09-15
[楊育新]
蝶戀花·
2022-09-05
[余始]
對寫古體詩的一點體會
2022-09-02
[天生我才]
《唐宋詞賞析》【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2022-08-11
[杜華平]
【杜華平說詩】詩詞意象的幾點思考
2022-06-13
[胡迎建]
論當代田園鄉村詩
2022-05-15
為時而作
更多
[楊育新]
祝融探測頻傳捷
2022-09-24
[疾風聞駝鈴]
秋 分 抗 旱
2022-09-24
[疾風聞駝鈴]
九 一 八
2022-09-22
[瘦竹清影]
秋燕歸并寄打工人
2022-09-22
[人熙]
聞九一八警報有感
2022-09-22
[鄭志剛]
詠山城撲火英雄
2022-09-15
[吳長春]
西江月·坊傳普陀山籌備上市
2022-09-05
[吳長春]
西江月·聞賈淺淺入作協公示名單
2022-09-05
[黃發濱]
縉云山火撲滅一周寄唐朝詩人李商隱
2022-09-05
詩意日常
更多
[茶半生]
秋分
2022-09-24
[天天樂]
秋分時節抗旱忙
2022-09-24
[疾風聞駝鈴]
公 園 晨 語
2022-09-22
[閑云]
斑鳩筑巢
2022-09-22
[瘦竹清影]
中秋望月
2022-09-22
[人熙]
解封吟
2022-09-22
[姚文長]
憶江南 秋老虎(姚文長)
2022-09-22
[茶半生]
寅虎八月廿三夜猶暑炎
2022-09-22
[熊中偉]
蘇幕遮.壬寅中秋
2022-09-15
登山臨水
更多
[熊中偉]
滕王閣
2022-09-22
[姚文長]
瀟湘神 空軍巡邏東海(姚文長)
2022-09-22
[人熙]
鷹潭北極閣吟
2022-09-15
[疾風聞駝鈴]
公 園 晨 步
2022-09-15
[陳志明]
桂枝香 四股橋贊 (王安石體)
2022-09-15
[鄭志剛]
登靈山齊庵舊址
2022-09-15
[疾風聞駝鈴]
公 園 秋 語
2022-09-05
[舒水祥]
云碧閣眺遠
2022-09-05
[舒水祥]
東岳廟
2022-09-05
倚馬作賦
更多
[袁加鵬]
回鄉偶書
2022-09-05
[袁加鵬]
秋殤
2022-09-05
[袁加鵬]
霜降·憶遠人
2022-09-05
[叁郎]
春都賦
2022-08-22
[袁加鵬]
十月離殤
2022-08-22
[袁加鵬]
九月離歌
2022-08-22
[紅肥綠瘦]
戰馬(外一首)
2022-07-16
[夏龍星(山花紅)]
沙湖賦
2022-06-17
[曾曉瓊]
抗疫賦
2022-06-05
詠史懷古
更多
[閑云]
墻頭草
2022-09-22
[姚文長]
河滿子 贊革命烈士李碩勛(姚文長)
2022-09-22
[姚文長]
燕歸梁 憶革命家陽翰笙(姚文長)
2022-09-22
[葉小明]
溫習《詩經》風(周南)
2022-09-22
[陳志明]
回家——致敬抗美援朝先烈
2022-09-22
[王昭滿]
憶十四年抗戰
2022-09-22
[楊育新]
清平樂·志愿軍忠烈魂歸故里
2022-09-15
[陳志明]
九月九日憶毛主席
2022-09-15
[選民]
《懷念偉人》
2022-09-15
詩教在線
更多
    基礎常識
  • 何為古體詩
    2021年07月13日
  • 何為近體詩
    2021年07月13日
  • 何為古絕,何為律絕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為律詩
    2021年07月13日
  • 何為詞
    2021年07月13日
  • 何為四聲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檢索工具
  • 中華通韻
  • 中華新韻
  • 平水韻
  • 詞林正韻
      格律檢測
  • 自動檢測
經典博覽
更多
    主題
  • 離別
  • 送別
  • 田園
  • 山水
  • 傷懷
  • 贊美
  • 重陽
  • 中秋
  • 七夕
  • 端午節
  • 清明節
  • 元宵節
  • 春節
  • 西湖
  • 飲酒
  • 友情
  • 老師
  • 悼亡
  • 哲理
  • 勵志
  • 愛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晉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漢朝
  • 兩漢
  • 五代
  • 近代
  • 現代
  • 當代
    推薦詩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隱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楊炯
  • 釋善珍
  • 孔紹安
  • 志南
  • 南宋無名
  • 敦煌曲子
  • 王灣
詩鄉詩教
更多
詩韻家風
更多
    水峪“三老”——深山里的溫情詩人
    北京市房山區南窖鄉,有個風景秀麗的小山村,名叫水峪,著名作家凸凹寫有《水峪賦》,賦中說:把水峪比作桃源仙境是看低了她,只有詩鄉的稱號才中肯。水峪有什么過人之處讓凸凹先生作此評價呢?這還要從水峪三老說起。 水峪明初成村,以古商道、古石碾、古中幡、古民居四古聞名,是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水峪人自古耕讀為本,尊師重教,歷史上文人輩出,先生院、學坊院、德善堂充滿文化氣息,詩詞文脈綿延傳承多年。村民好詩,耕作之余,彼唱此和,氛圍隨意、親和,充滿意趣,創出大量飽含鄉土氣息、生動鮮活的詩詞作品。而當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水峪三老”——豆漿老人楊萬俊、拐杖老人王慶月、石板詩人楊守安,他們三位身體好、性格好、心地好、愛助人,且能書善詩,是中華詩詞文化的弘揚者和傳承者。 “豆漿爺爺”楊萬俊 楊萬俊,從2006年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起,一直堅持為村內建國前老黨員和孤寡老人免費送豆漿,被大家稱為“豆漿爺爺”。2006年至2018年,他每天早晨走七八里山路為村里20多位老人送去熱騰騰的豆漿,有人估算,十多年來,楊萬俊送出了2萬多斤豆漿,行程超過1萬公里,因此也有村民戲稱他“楊萬里”。2018年,村里養老驛站落成,楊萬俊不用挨家挨戶送豆漿了,而是一早將豆漿送到驛站,老人們在這里集中取用。事實上,今年81歲的楊萬俊也是位獨居老人,老伴兒去世20多年,孩子也不在身邊。他自己住的屋子有30多平米,既是起居室、會客廳,又是制作豆漿的“車間”,還是寫詩練字的書房。十多年來,楊萬俊每天要制作兩暖瓶豆漿送給村民,平均每年用壞一臺豆漿機。2012年,楊萬俊發起成立“楊萬俊慈善義工服務隊”,帶領黨員群眾一起為村民提供志愿服務,如今義工服務隊已發展成“紅色暖心瓶志愿服務隊”。2014年,楊萬俊登上“北京榜樣”周榜。建黨百年之際,楊萬俊得到光榮在黨五十年紀念章,并獲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閑暇時,楊萬俊常用詩歌表達一名老黨員對黨的熱愛之情?!肮まr紅軍有勇氣,翻山越嶺過草地。不懼犧牲排萬難,延轉二萬五千里。長征精神鑄輝煌,千代萬代頌奇跡”歌頌的是紅軍長征的歷史。參觀狼牙山是老人的心愿,2020年,老人在親人陪同下前往,激動地寫下《敬仰狼牙山》:“三代驅車去易縣,敬仰雄偉狼牙山。中華盛典七十載,八旬老驥夢實現。氣壯山河五勇士,為保江山身軀獻。勇士精神四海頌,千代萬代永流傳?!睘閼c祝黨的百年華誕,楊萬俊寫下了《迎建黨百年》:“今逢辛丑不同前,百年未有臨大變。復興起航十四五,初心如磐使命擔。兩個維護要做到,紅色暖心志更堅。砥礪奮進創偉業,喜迎建黨百周年”。 “拐杖爺爺”王慶月 楊萬俊的對門鄰居王慶月也是他的豆漿“客戶”。后來,王慶月加入了紅色暖心瓶志愿服務隊,免費為行動不便的村民、游客制做、贈送拐杖2300多根,被大家稱為“拐杖爺爺”。王慶月制做的第一根拐杖,送的就是楊萬俊。那是2013年的一天,楊萬俊在送豆漿的路上腳下一滑摔了一跤。木匠出身的王慶月得知后,立馬兒給他做了根拐杖,“天天喝您的豆漿,這次也讓我幫幫您!”村內有不少“瞪眼坡”,上了年紀的村民出行不便,王慶月熱心的為他們送上拐杖。王慶月今年已經80歲了,獨自一人生活了40年,他說:“咱家條件差,這些年是村里和鄉親們幫襯著過來的,我也沒啥本事,給大家做些拐杖,就當報恩了”。 制作拐杖之余,王慶月筆耕不輟,屢有佳作。一首《笑》掛在小院墻上,表達了對生活的態度:“笑!滿面春風不顯老,精神爽,還有何煩惱? 笑!怨恨惱怒全排掉,除病灶,勝過服良藥。笑!開懷大笑通七竅,驅六邪,扶正強身妙。笑!樂善好施是正道,只管做,莫問何時報!” “石板爺爺”楊守安 在水峪古村東街的小巷里,幾十塊石板擺放路邊,每塊石板上都有一首楊守安寫的詩,工整的白色粉筆字,配上青灰色石板,雖然簡陋卻更顯淡雅?!袄衔虩釡I滾,萬俊豆漿甜”“陽光燦爛大山人”便是73歲的楊守安贊美楊萬俊和王慶月的詩句?!鞍朐铝杩?,小院一翁。一壺村酒,半碟花生”是他寫自己愜意的農家生活?!跋缠B鳴,喜花紅,更喜露珠草青青。高樓大廈我沒有,莽莽西山眼前橫。走小徑,立山頂,生老病死我不驚。黃昏落照,月朦朧,子規聲”這首《抒懷》表達了這位田園詩人閑適豁達的情懷。一手扶著石板,一手握著粉筆,楊守安很快寫成一首《故園春》,“料峭風寒,老樂西山,一息萬念。石橋朦朧月,夜半參禪。故人多去,往事瞬間。今生飽暖,心恰清閑,閱盡好書胸自寬。一壺酒,看蒼天,春回地暖。日月,萬古河山。秦皇漢武,百姓揭桿??刺谱谒巫?,茅屋饑寒。大清民國,戰亂不斷。今晴日,中華大地,百姓最甜?!?楊守安至今已經寫了600余首石板詩,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石板爺爺”。他經營的“石板人家”面館擺滿石板詩作,古樸別致,已成為網紅打卡地,有游客問起為何把詩寫在石板上,楊守安說:“石板路、石板房,村里處處都有石板的影子,這是咱水峪的特色,也是水峪文化的載體?!? 近年來,水峪“三老”的事跡被各級媒體廣泛報道。新華社曾以《小山村里的“雷鋒爺爺”:就是想做點好事》為題播報三位老人的事跡,網絡點擊量達到50余萬次?!叭稀钡陌駱有c南窖悠遠的歷史文化交相輝映、融為一體,推動大山深處的詩意情懷不斷延續。
    查看更多》
  • 守得家園方寸土(作者:王瓊)
    2021年12月19日
  • 相伴詩詞到永遠
    2021年11月10日
  • 母子同逸韻,詩壇綻奇葩
    2021年10月22日
詩書畫苑
更多

學會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號

郵編:100007郵箱:yuqiaozi@163.com聯系電話:079186399501蘇ICP備12063804號-2

技術支持: 江蘇書妙翰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詩詞云

詩詞云公眾號
国产乱aⅴ一区二区三区,义姉授乳中ova1樱花动漫,国偷自产Av在线电影,免费在线观看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