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掃一掃

網站首頁
學會簡介
詩壇訊息
詩詞速遞
經典博覽
詩教在線
賽事縱橫
詩書畫苑
學會期刊
網站互聯
絲路文化
黃河文化
伏羲文化
民俗文化
敦煌文化
紅色文化
隴上詩苑
隴上詞賦
通知公告
詩壇訊息
更多
中華詩詞學會臨潭縣調研采風輯
2022年9月上旬,中華詩詞學會與甘肅省臨潭縣鄉村振興結對幫扶共建啟動儀式在臨潭縣冶力關鎮池溝村舉行。在此期間,中華詩詞學會及甘肅省詩詞學會、臨潭縣洮州詩詞楹聯學會等詩詞作家一起先后到新城鎮、流順鎮、羊永鎮、古戰鎮及全國文保單位洮州衛城、洮州會議紀念館、中國第一百戶堡紅堡子、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館實地考察參觀、采風,創作了大量優秀詩詞作品,本公眾號將陸續推出以饗讀者。 周文彰 甘肅臨潭將軍山上的將軍像 千年鎮守野林關,高臥山巔社稷安。 雙眼圓睜云躲閃,胡須上翹鬼心寒。 卜算子·壬寅中秋看月出 月出似飛紅,冉冉升東海。轉眼冰輪千尺高,獨立云天外。 把酒問吳剛,道是嫦娥在。一片長風送暗香,袖甩瓊瑤帶。 范詩銀 西江月·福州飛蘭州之臨潭 東海掬來秋色,潑它北國蒹葭。千山霜雪萬湖霞,好個亂云如畫。 三盞葡萄美酒,高聲玉嗓琵琶。隴頭碧水海頭沙,迎我青山腳下。 西江月·池溝村 有個新來書記,帶來一本新圖。亭臺臨水倚山廬,綠戶紅窗青樹。 溪水喧囂流過,小橋彎向池湖。相呼畫冊古今無,七彩康莊大路。 西江月·冶海秋色 草綠連它云白,神峰畫出天邊。輕風吹起水波寒,送我一潭秋晚。 依舊格?;ê?,相看已是經年。夢中相別更相牽,如約初心相浣。 西江月·美人草原 吹過那時舊夢,燭紅照個天明。三千原上麗人行,望斷娉婷身影。 誰把胭脂亂點,何為顏色深青。一行一對淚盈盈,風去風來風靜。 張存壽 步韻西鄙人哥舒歌迎會長臨治力關 弦月照天高,先行小試刀。 詩鋒驅疫走,會長過臨洮。 從北京赴臨潭冶力關 航班三改緊乘風,落地蘭州碼不停。 拉面有牛多半碗,抽煙無火借顆星。 因聞兇疫棄康樂,為慕美仁懷尚平。 弦月或憂車打盹,時而露臉照一程。 夜行記 常例晝出何用燈,夜行難免遇心驚。 七八深洞才穿過,十幾危峰正候迎。 后隊焉知歸退路,前車難鑒阻新程。 道間灰兔如交警,罰我三更擾月星。 注:下冶力關前一只灰尾兔迎車燈立在路中間,數秒橫跨公路離去。 臨江仙·從美仁草原再回冶力關 一見美仁車自緩,甘南好個清涼。赤橙黃綠哂秋光。草低灰兔走,云逸老鷹翔。 冶木河迎前夜客,將軍高臥山梁。青稞酒有幾回嘗。鳳凰臺上舞,一醉在詩鄉。 注:鳳凰臺,農家樂名,冶力關農家樂一條街均以詞牌命名。 鷓鴣天·再訪美仁草原 腳踏七星向晚霞,千般光景費吧咂。有機牛糞無情雪,綠色蒼蠅金盞花。 神種豆,鬼留疤,美人奇異不得夸。一輪明月先刷卡,趕在中秋寄我家。 注:七星,草原七星棧道;豆,美仁草原疙瘩狀凸起:疤,高原一種特殊地貌,似鬼剃頭。 中華詩詞學會和甘肅臨潭縣結對幫扶振興鄉村啟動儀式 徹夜秋霖天洗藍,池溝入畫小江南。 肩披浪翠兩心印,筆落京甘一念簽。 天道愿酬金縷曲,疫情不過野林關。 城鄉山水祥光照,農牧人家詩夢圓。 注:浪翠,最高級的哈達;金縷曲,詞牌,代指詩詞曲。 八角鎮冶?;◤R山農家樂 種花立廟守青山,多少輪回求自安。 堰塞無心成勝景,路開有句問新天。 白羊款款車頭過,熱客熙熙嶺上喧。 門掛圣湖清冽水,也思避疫也思源。 題臨潭赤壁幽谷景區 一路丹霞綠水裁,蒼涼印象始揮開。 天書展卷云頭立,便有唐僧奉旨來。 注:景區前有唐僧師徒取經雕像,后有“圣旨”樣地貌。 鷓鴣天·訪流順鎮紅堡子 城以人名父子威,當年番事早成非。三張圣旨留何用,一代宗臣喚不回。 紅堡子,老邊陲,幾多故事問阿誰。高墻深院青稞酒,游客清歌逐日飛。 紀念肋巴佛同志 未到延安遺恨殊,活佛原本是農奴。 神靈不問窮人喚,父老每驚寒夜哭。 但曉階級分兩黨,便呼漢藏走一途。 揭竿業記城隍廟,寶塔瑤光慰爾孤。 何江 臨潭行吟 紅四方面軍“洮州會議”舊址感吟 云白穹藍序正秋,岷山腳下古邊州。 草鞋綁腿五星帽,斗拱飛檐一畫樓。 陰逆自無天道助,合旌全賴眾英謀。 應吟滿目丹霞色,未與當年洮水流。 臨潭美仁草原 白云凝闊野,不寸也稱茅。 俯疾凌鷹爪,深幽遁兔巢。 望中無雜色,腳下有隆凹。 當詠和諧曲,經幡與卦爻。 題臨潭紅堡子古城 悠悠洮水毓丹霞,樓上燈山歲月賒。 鐵馬奔時酋北遁,凱歌奏處日西斜。 三番圣諭憑拼搏,六百春秋堪詠嘉。 高祖斬蛇遺大漢,劉家豈止為朱家。 臨潭赤壁幽谷 冶力關前驚眾眸。風云曲壑已千秋。 高原鮮有胭脂色,火焰何須吐魯溝。 宣旨合當無鐵扇,賞屏自是在洮州。 江濤堆雪銅琶板,吟罷方知欠一幽。 臨潭冶力關(通韻) 手挽兩高原,魂牽農牧間。 廊橋弓巷陌,冶水蕩漪漣。 朝啟瑤池景,昏來不夜天。 粉墻尊黛瓦,隴上也江南。 郭友琴 鷓鴣天·夜入冶力關 越嶺穿山入古關,林幽谷暗露聲寒。溪流和唱風尤冷,星斗交羅月可攀。 心欲定,夜難眠。千秋故事有詩篇。推窗人在高原上,景色朦朧待細看。 鷓鴣天·初到臨潭 午醉金秋晚遇冬,添衣夜步小城中。遠山猶著蔥蘢色,古邑頻吹現代風。 霓閃爍,月朦朧。尋吟難溯舊時蹤。曾憑茶馬留青史,今展新顏大道通。 鷓鴣天·冶力關夜興 霓彩波光映夜空,濱河岸上炳如虹。千秋關隘形猶古,一鎮風流韻在淙。 懸冶海,峭峰叢,奇山秀水煥新容。多情最是將圓月,別具詩心與我同。 鷓鴣天·赤壁幽谷 峽谷幽深綠映紅,野蕪云樹仰奇峰。風磨雨蝕形千態,壁絕巖危景百重。 觀圣旨,望屏風。山根雄起畫圖中。歸看丘壑牽情處,一抹丹霞映日彤。 鷓鴣天·冶海天池 堰塞生成水一泓,截流納雨自澄清。居高靜仰山風格,向善矜涵海性情。 存浩氣,結寒冰。千秋地質蘊鐘靈。今臨倍覺波光美,嶺樹云天次第呈。 鷓鴣天·美仁大草原 百里青蔥一望殊,無邊綠毯向天鋪。風情獨特開詩境,雪嶺分明入畫圖。 原曠闊,草扶疏。牛羊走秀散成珠。經幡隧道穿云過,趣味盈心韻自如。 鷓鴣天·觀照臨潭 一片丹丘出隴南,風情奇異舊曾諳。昔通茶馬商尤盛,今脫貧窮景更酣。 冰結海,嶺浮潭。石門開處兔臨凡。登高縱目云祥處,韻接河湟句可拈。 鷓鴣天·高原夜步 節近中秋月欲圓,風吹丘壑籟聲喧。飛鴻銜信來云外,遐思凌空越遠山。 行古道,聽鳴泉。流光動影助清歡。行吟不覺人千里,為有詩心融自然。 鷓鴣天·池溝村巡禮 夢自江淮筑有痕,飛檐黛瓦小康村。樓居錯落農家樂,文化傳承世俗惇。 山入畫,水怡人。溪流澄澈綠為魂。八方游客聞名至,醉聽花兒唱脫貧。 赴甘南京城出發記(外一首·出群格) 云路時封堵,航班幾改簽。 游心空怏怏,興意半懨懨。 掃碼皆生綠,飛行忽解嚴。 登機奔雪域,一枕月臨潭。 成文生 中華詩詞學臨潭采風輯 (一) 洮州八景---文人喜以“八景”冠名當地風物,臨潭亦然。壬寅中秋前夕,陪同中作協、中詩會領導赴臨潭縣調研采風。行中有感,遂成八吟。 西崆峒 雁過蓮峰時令喧,花兒廟會逐新幡。 淡云疏影晴虛下,誰向深潭覓古黿? 朵山玉筍 寥落偏荒不計秋,披風菊月感重游。 小康園里蒼穹柱,捎信飛天意可休。 冶海冰圖 四時風雨可流連,修飾人間美自然。 知是寒冬新畫少,冰凌結出海中天。 石門金鎖 高峽難憑飛鳥蹤,寒煙不鎖大河洶。 經年已換新村貌,積雪猶乘玉皎龍。 洮水流珠 秋自逍遙水自通,曾由一念悟西風。 龍廷識得漁家苦,萬斛珍珠流浪中。 迭山橫雪 風傳消息隱羌樓,與雪為桴下疊州。 往事如煙停不住,春晞融化水悠悠。 黑嶺喬松 原始青幽松鶴鄉,倚天憑吊撫離傷。 終須繭手勤勘務,不日春潮衣盛裝。 玉兔臨凡 無窮況味天然也,難泯純真璞玉哉。 何奈遷居干澀地,本為琳閣一仙魁! (二) 甘南美仁大草原 綠云涵牧草,白露飲羊群。 原始洮州樹,高寒雪浪雰。 夕陽斜拽影,詩話任由君。 顧看經霜后,青黃一夜分。 中國古村落紅堡子 西戍流千戸,南歸路萬重。 偃戈生息處,徙雁有無蹤? 民俗因風遠,茶香入味濃。 午陽偏曬野,與客品秋蛩。 旅游示范鄉池溝村 淮風吹古塞,冶水下瑤池。 危聳青霄柱,漫游金鯉姿。 峽光瀏覽后,秋雨進行時。 隔歲春暉下,何其發一枝! 秋過冶木峽 滄波迎客至,幽峽敞門楹。 故事泉中匯,流年話里評。 奇峰妍旭日,亂石詆濤聲。 敗葉凄然去,繁華在路程。 冶力關 二十年前初叩門,荒煙壘上絮紛紛。 今來擁抱詩花地,復與莊家敘晚芹。 臨潭“中華詩詞示范縣”創建進行時 河尋淵藪淼無窮,化雨岷山渤海通。 格薩詩心留簡史,蓮花葉上起清風。 興衰不綏文華事,寒暑何妨吟嘯功。 白露相洇洮水硯,可磨秋月賦玲瓏? 臨潭古戰鎮感懷 與客登山賞勁秋,遐思故壘立風頭。 當歸萬頃農家苦,集市千般商賈優。 對貼長廊傳古韻,虹飛近影寄新猷。 行車瞬息云間過,昔日王城一土丘。 王傳明 遊臨潭縣親昵溝 一從霄壤判,萬物具陰陽。 遂有人倫樂,喜看瓜瓞長。 洞天隱仙子,石筍拄穹蒼。 秋雨淋漓處,無邊草木香。 遊臨潭縣“赤壁幽谷” 逶迤循曲徑,習習谷風生。 恍若讀青史,豈疑來赤城。 何時經火煉,此際尚心驚。 令我思遼闊,不勝桑海情。 紅樺山俯視新城鎮 為瞰新城鎮,來登紅樺巔。 街衢如畫里,歷史溯唐前。 戰火已成昨,烽臺猶接天。 瓊樓嘆鱗次,邊地換容顏! 注:新城鎮,位于臨潭縣東部,早在魏晉時期已筑城,明清時代更是洮州衛廳的治所。 遊甘南州美仁草原 一覽當晴日,無餘訝物尤。 迎人青草綠,縱目白云浮。 心似藍天遠,情如碧水柔。 此間詩意在,美景足吟謳! 過臨潭冶木河上峽 群峰插天際,一線是誰開? 松樹排云立,溪流卷浪來。 雄鷹翔碧宇,絕壁布蒼苔。 穿越非難事,成仙不用猜。 臨潭登長嶺坡見蓮花山 輕車上長嶺,縱目睹蓮花。 璀璨千山拱,岧嶤萬仞加。 極巔存佛國,邃洞住仙家。 何必登峰去,遙觀事已奢! 注:奢,奢侈。古讀sa。 臨潭縣遊冶海 名海卻非海,萬年明隴頭。 西傾融積雪,深谷匯潛流。 碧落長云映,青山倒影浮。 一泓觀綠水,時節近中秋。 注:西傾,西傾山,是橫亙于青海、甘肅之間的一條大山脈。 冶力關鎮夜景 未見舊關隘,晚來燈盞明。 云峰益清晰,玉宇更晶瑩。 霓影三霄轉,流波五彩呈。 深山城不夜,仿佛到蓬瀛! 訪問臨潭縣紅堡子 奉旨守邊徼,子孫居此中。 雖逢新世態,不改舊家風。 房舍仍完好,杏桃猶郁蔥。 離離墻上草,歲歲綻花紅。 臨潭印象 兩原連接處,瑰麗有山城。 涌翠林巒美,鳴琴波浪清。 市鄉同進步,農牧共繁榮。 各族尤團結,何愁夢不成! 參觀冶力關鎮池溝村 山頂舊房舍,移來順水排。 院前波浩浩,樹上鳥喈喈。 池養黃河鯉,門懸樂府牌。 居民分漢藏,風物似江淮。 決策全村共,扶貧一體皆。 干群欣敬業,老幼樂開懷。 建設稱模范,文明升戺階。 神州都若此,社會定和諧! 注:山頂,池溝村原在山上,因響應國家“建設新農村”號召,始移至今址。黃河鯉,此處泛指魚類。樂府牌,詞牌。樂府,長短句的別稱。池溝村的農家樂,都以詞牌命名。戺階,臺階。戺讀四。 參觀臨潭縣新城鎮古城門 洮州衛廳地,今尚剩城門。 民眾猶來往,風云頻吐吞。 屢曾經戰伐,幾見快仇恩。 莫道和平易,端應惜飽溫。 贊臨潭縣農民女詩人林彩菊 山村饒雅趣,未必在遐方。 林樾千重美,籬花五彩香。 秋高收畫意,春暖播詩行。 詠絮多英杰,況生偏遠鄉! 何義忠 甘南美仁草原 綠色波無盡,蒼鷹振翅翔。 白云浮海際,芳草沐朝陽。 放眼勾魂去,遙聽牧笛揚。 蓬萊仙境里,旖旎自禎祥。 臨潭赤壁幽谷 拿云登赤壁,巖火似燃燒。 影落溪邊樹,眸飛水底霄。 風疏翻貝葉,珠濺響松寮。 獨趣穿危道,游人過石橋。 赤壁幽谷 峰奇呈壁立,獨愛一枝梅。 形勝聞天下,秋聲動壑雷。 丹輝神韻里,玉旨石廳臺。 歸路煙霞晚,忘機鳥不猜。 冶木河上峽 萬仞凌霄域,衣牽藥草香。 徑行連岫壁,回漢牧牛羊。 雨霽群峰醉,溪源旖旎藏。 云窗遮望眼,喜見染秋霜。 池溝村 靈秀連云起,流嵐隱戶庭。 清溪半篙綠,奇嶂數峰青。 道上衣牽柳,潭中波涌鯖。 煙霞舒畫卷,詩韻若繁星。 紅堡子村懷古 大名垂隴上,紅堡不尋常。 世代云天闊,延綿族脈長。 劍簫沉曲水,鐘谷顯崇光。 堂上御題在,令聲傳四方。 俯視新城鎮 新城凝紫氣,風雅感明時。 歷史尋唐影,門楣品妙辭。 梯橋融古意,街巷勃英姿。 迤邐千重翠,梓桑幽亦奇。 備注:明清時新城是洮州衛治所。 臨潭岑親呢溝 混沌不知年,文明精彩篇。 洞天緣造化,石筍啟源泉。 世守云空下,常呵風雨間。 紅塵千百事,息息總相關。 臨潭縣創建詩詞之鄉 冶水奔流惠萬家,頻傳新韻響天涯。 山魂巳奏鏗鏘樂,光祿還增燦爛霞。 旗下歡歌吟曲賦,堂前把酒話桑麻。 花兒圣地群賢起,待賞明春嶺上花。 冶海 幸有至情斯地游,林巒嵐氣水潺流。 翩翩白鷺連空影,習習涼風舞月鉤。 帶馥隈隅縈紫陌,垂簾戶牖隱松陬。 靄霞作伴波光里,氣爽風清豁遠謀。 蓮花山勝境 曲徑盤旋萬壑茵,松濤云影鶴聲頻。 翠淹群嶺沖虛近,泉擁幽溪古寺鄰。 踏水花兒緣有聚,逢春盛會唱無倫。 山歌傳播人間愛,繚繞余音情至真。 冶力關 初紅漸染己知秋,冶木擎云石徑幽。 佛浴祥云峰疊翠,鐘鳴深谷日光柔。 溪邊留影風吹袖,屏上傳書墨作舟。 俱是吟壇豪放客,山河同醉甚無求。 楊克勤 【水調歌頭 】冶海 策馬騁懷處,勝景入金秋。遙看睡佛千載,何枕伴無憂?大野輕移雁影,碧水飛馳煙艇,轉眼越中流。緣聚本前世,談笑引清喉。 草猶綠,山未老,步當留。蕙風送語,宜向天際覽芳洲。桑海流年巨變,寵辱隨云已散,對酒愿同酬。嘯傲神泉側,難得趣相投。 【沁園春 】 冶力關森林公園 信步游來,瑞木擎云,翠濤涌山。更鷹旋嶺上,目尤遠縱;鹿鳴橋側,意本悠閑。小徑橫斜,清溪淺唱,似可循蹤訪列仙。臨飛瀑,漸心塵一洗,鶴夢初圓。 何憂鬢已霜斑?待老邁、時堪憶此篇。任杖頭點露,朝霞盡染;衣襟飄葉,叢菊猶妍。異域長風,瑤林勝境,信是眸中引巨瀾。聲須朗,對亭邊素影,隨問當年。 【高陽臺 】 赤壁幽谷 山徑呈奇,津橋據險,逶迤石棧云迎。圣旨崖前,可知蟻聚虔誠?橫空巨蟒穿緣去,料昔時、似走雷霆!況風中、細草眉低,老樹身傾。 依稀別夢塵寰外,對蒼煙落日,秋野孤亭。卻憶華年,荒唐艷羨浮名。心如止水歸恬淡,賞碧筠、便有閑情。恰同懷、數載渾融,一路諧行。 朱殿臣 蓮花山 嵯峨直插九霄前,俯視流云腳下眠。 奇峻蓮花山聚翠,漲嵐松柏雨含煙。 八方客慕洮州地,百里情期漢藏緣。 君若欲來登絕頂,野林關景一望穿。 赤壁幽谷 初臨幽谷目瞳瞳,拾級尋芳探勝窮。 圣旨橫空添畫景,丹書擁翠慰天工。 誰無泰岳歸來賞,自有乾坤相對融。 忽見驚鴻飛躍處,羞花竊竊笑林中。 注:乾為陽,坤為陰。 贊美仁大草原(通韻) 西風攜我到臨潭,詩吻美仁豐草原。 青甸含嬌憐碧野,白云著意掛藍天。 叢叢綠笠迷人眼,隱隱經幡伴月眠。 欲畫無方癡不盡,視頻一夜萬家傳。 馬鋒剛 過美仁大草原(新韻) 地厚天虛氣薄稀,酥包瑤草各離離。 牧羊卓瑪吆聲遠,云外嘹嘹撒鳥啼。 美仁大草原 茵茵芳草碧連天,似錦繁花入遠煙。 片片牧云流自在,晨華夕露夏無邊。 秋日采風途經黃澗子遇雨 松濤滾滾雨簾垂,油路流溪車學龜。 遠近朦朦渾太古,出林明霽煥崴蕤。 臨潭“中華詩詞示范縣”采風感吟 清秋山果夜來風,郁郁霜林午后紅。 洮水涌波歸大海,草原游影接蒼穹。 生生文脈還彌久,縷縷晨光已不窮。 近木時聞儀鳳至,關河橋上月融融。 李 銳 中華詩詞臨潭行 萬壑嶒崚地,關雎迓俊豪。 嵐消山脊瘦,霧散月輪高。 冶水浮歸雁,將軍敝戰袍。 攻堅民富庶,助力育蟠桃。 過美仁大草原 如氈曠野凈無塵,綠葉千傾草色勻。 卓瑪揚鞭歌嘹亮,今生羨做牧羊人。 中國第一陰陽石 痕留鬼斧引人癡,一柱撐天造化奇。 攬盡陽剛豪邁氣,為君洗辱笑揚眉。 隨中華詩詞采風團過冶力關鎮葸家莊 朝霞盡染馬頭墻,剎那車穿白玉莊。 未到江淮驚一夢,街前閃出綠絲裝。 隨中華詩詞采風團觀古占鎮楹聯長廊 刻字楹聯抱柱紅,長廊曲折近河東。 名師指點憑佳句,愿向程門拜下風。 張俊立 隨中詩會臨潭采風行冶力關吟 一 金風送爽過蓮峰,濤起云飛萬壑松。 冶木河流泛銀浪,天池腳下唱詩鐘。 二 鳥聲花影繞家鄉,樹老山高水更長。 大路通天出云外,虹橋影臥碧波旁。 三 冶木河邊多靚姝,霞衣翠鬢笑相呼。 曲橋欄檻娉婷處,山水和人成畫圖。 四 草原如砥嶺連天,菽麥梯田釀灶煙。 把酒花廬良有以,茲游畫里聽濤眠。 五 長流出谷翠屏開,寶馬奔馳絡繹來。 四海名山倦游罷,追尋到此洗塵埃。 胡憬新 重頭小令【正宮·塞鴻秋】壬寅秋采風紀行 總題前因 人生堪苦如晨露,行來不覺秋陽暮。試填平仄愁無句,聊從名宿習微賦。一朝立雪緣,三日觀風路,新聲總有安排處。 洮州衛城 金風颯爽洮州路,浮云影下千山暮。重回鳳翥龍驤處,欲言慷慨無由訴。憑高思勁秋,極目尋仙兔,悠悠故事蒼蒼樹。 紅堡古村 一封前敕留奇傳,隴西山水淮南面。先人故事今人炫,鄉愁卻向鄉音見。秋風過幾回?古堡云千變,丹崖碧草紅泥院。 牛頭城下 青天萬里云如霰,荒丘一領游心倦。阿豺空折雕翎箭,秋風依舊吹人面。遙聞洮水吟,近觀葵花炫,牛頭城下聽閑傳! 美仁草原 曠原遼渺魂驚散,地天連處云山幻。欲乘風翼沖霄漢,仙娥攜我回眸看:三州圍鳳臺,一水橫欄干,中藏綠海濤回岸。 冶海秋韻 閑時幸得湖山看,興來欲借扁舟泛。一池秋水云千幻,煩愁都化風流散。藏煙白嶺深,入目黃花燦,魂留冶海情無限。 池溝新村 小橋流水游人笑,行來都愛留張照。池溝風物堪稱妙,花兒唱就蓮兒調。誰言隴上寒,直似江南好,康莊還看新村貌。 花谷人家 紅花斗艷黃花俏,云深不信秋來到。幾家童子迎人笑,一村閑入山懷抱。垂楊新廈明,待客香蕈妙,此間知有堯民調。 林彩菊 秋游親昵溝 踴躍巖巔怯倚欄,云花繾綣帽檐端。 松風蕭瑟驚飛鳥,枝葉婆娑戲翠巒。 蓮花山 攜云帶靄近天涯,毓秀殊峰媲岳華。 北望巒叢騰萬駿,南瞻霧海落千霞。 廟花山新村 四圍云樹唱黃鶯,秋后鄉間風日清。 恰好菊花舒笑靨,更添別韻與詩情。 古戰花海 萬畝新苗初長成,芬芳滿垅照眸明。 身居野陌無喧擾,滿腹詩情對景傾。
學會簡介
更多
甘肅省詩詞學會成立于1979年,是全國第一家以弘揚中華詩詞為宗旨的群眾性社會組織。省上領導蕭華、楊植林、王秉祥、葛士英、李子奇、陸浩等先后擔任過會長、名譽會長。 四十三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經過歷屆學會的不斷努力,我省詩詞理論研究、詩詞創作和普及等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F有會員2086多名,被評為省級AAA社會組織,市縣注冊的詩詞學會40多個。會刊《甘肅詩詞》已出版111期,編輯出版40多部采風詩集,個人詩集也有700多種。先后匯編出版了《隴上吟》、《當代詠隴詩詞選》、《絲綢之路詩詞選》、《絲綢之路詩詞選》、《中華文庫·甘肅詩詞卷》《中華詩詞集成·甘肅卷》等。為宣傳甘肅優秀文化和改革開放事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全省開展了全民詩教、創建詩詞之鄉活動。目前,臨洮縣、通渭縣、岷縣、敦煌市被中華詩詞學會命名為“中華詩詞之鄉”;涼州區正在申報建設“中華詩詞之鄉"。有9個單位被授予“全國詩教先進單位”。省詩詞學會與蘭州市政府舉辦了“黃河之都詩詞創作征集活動?!迸c中華詩詞學會、武威市委市政府聯合舉辦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國涼州詩詞楹聯創作大賽”,還與中華詩詞學會、敦煌市舉辦“玉門關全國詩詞征集活動”等。這些工作,為宣傳甘肅優秀文化和改革開放成就貢獻了一份力量。
詩詞速遞
更多
[劉文珂]
田園詩
2022-09-26
[何乃政]
夏末瑪曲道中(新韻)
2022-09-26
[何乃政]
訪舊居有感
2022-09-26
[何乃政]
丁酉迎春曲兼步韻馬凱副總理
2022-09-26
[何乃政]
紅軍會寧會師80周年有感(新韻)
2022-09-26
[曹文輝]
夏日登南山
2022-09-26
[曹文輝]
霜降日回鄉偶感
2022-09-26
[李妍鴻]
耕讀者
2022-09-26
[李妍鴻]
秋日登高
2022-09-26
絲路文化
更多
[羅建民]
《嘉峪關》
2022-09-02
[曹振華]
大漠抒懷
2022-08-30
[楊鎮勇]
古今絲路(七律二首)
2022-08-29
[天涯過客]
觀《絲路花雨》網播有感
2022-08-08
[張發財]
絲綢之路贊歌
2022-07-07
[董瑞霞]
朝中措·鎖陽城懷古
2022-06-16
[楊世宏]
沁園春·絲綢之路
2022-06-14
[董瑞霞]
清平樂·過扁都口感賦
2022-06-10
[董瑞霞]
巫山一段云·題瓜州雕塑《大地之子》
2022-06-05
黃河文化
更多
[王扶顯]
黃河
2022-09-24
[成文生]
鹯陰古渡
2022-08-31
[成文生]
黃河古象
2022-08-31
[何乃政]
龜城感懷五首
2022-08-31
[高雅秋]
??行香子. 水溝晨感
2022-08-30
[羅建民]
《壺口瀑布》
2022-08-30
[郭林祿]
黃河母親雕像前行吟
2022-08-28
[張萬銀]
鷓鴣天·黃河農家
2022-08-26
[王傳明]
引黃灌溉
2022-08-17
伏羲文化
更多
[羅建民]
《公祭伏羲大奠頌》
2022-08-30
[楊樹林]
瞻謁天水伏羲廟
2022-06-10
[楊樹林]
游覽天水南郭寺
2022-06-10
[成文生]
璇璣圖
2022-05-14
[成文生]
伏羲大典
2022-05-14
[成文生]
春歸大地灣
2022-05-14
[成文生]
羲皇故里
2022-05-13
[成文生]
女媧墟里桃花會
2022-05-13
[成文生]
卦臺山懷古
2022-05-13
民俗文化
更多
[王傳明]
詠民間剪紙
2022-08-22
[王傳明]
詠蘭州牛肉面
2022-08-22
[楊鎮勇]
會寧民間罐罐茶
2022-08-20
[何義忠]
靈臺美食四喜面
2022-08-10
[郭林祿]
靈臺酸湯長面
2022-07-13
[何義忠]
靈臺手搟面
2022-07-03
[劉向京]
甘谷罐罐茶
2022-05-23
[劉向京]
甘谷麻鞋
2022-05-23
[楊樹林]
隴西臘肉
2022-05-21
敦煌文化
更多
[羅建民]
《敦煌莫高窟》
2022-09-02
[羅建民]
《鳴沙山月牙泉》
2022-09-02
[董瑞霞]
菩薩蠻.陽關
2022-08-31
[董瑞霞]
菩薩蠻·莫高窟
2022-08-31
[羅建民]
《觀歌舞劇大夢敦煌感懷》
2022-07-14
[董瑞霞]
南鄉子.玉門關懷古
2022-06-05
[董瑞霞]
菩薩蠻.漢長城遺址觀舞懷班超將軍
2022-04-29
[郭林祿]
敦煌感懷
2022-04-26
[董瑞霞]
菩薩蠻.玉門關
2022-04-22
紅色文化
更多
[張昶]
慶國慶喜迎二十大
2022-09-26
[楊育新]
慶祝祖國成立73周年
2022-09-26
[高雅秋]
九一八紀念日有感
2022-09-20
[楊育新]
清平樂·志愿軍忠烈魂歸故里
2022-09-15
[選民]
《懷念偉人》
2022-09-13
[趙曉東]
喝火令·八一抒懷(變格)
2022-08-02
[翟思榮]
重溫黨史有感(四首)
2022-08-02
[王曉平]
七律 八一禮贊
2022-08-02
[羅建民]
《紀念八一建軍節》
2022-08-02
隴上詩苑
更多
[田野歌者]
秋愁
2022-09-26
[田野歌者]
秋雨
2022-09-26
[田野歌者]
秋回故里
2022-09-26
[何乃政]
蔣干二首(新韻)
2022-09-26
[何乃政]
初秋寄內三首
2022-09-26
[曹文輝]
過雪山鄉眺望崛頭山
2022-09-26
[曹文輝]
秋日見籬邊牡丹花開
2022-09-26
[王扶顯]
獨居
2022-09-26
[王扶顯]
游東大灘松山
2022-09-26
隴上詞賦
更多
[何乃政]
長相思慢
2022-09-26
[何乃政]
浪淘沙·依韻馬凱副總理
2022-09-26
[珍愛遠妍]
風光好·悲“靜默”
2022-09-26
[成文生]
浣溪沙.別故園
2022-09-25
[高雅秋]
行香子·壬寅教師節有感
2022-09-17
[選民]
碧桃春 · ?中秋教師節喜逢(外一首)
2022-09-10
[許仲文]
一剪梅?雙節感懷
2022-09-10
[羅建民]
《中秋寄情》
2022-09-10
[珍愛遠妍]
漁歌子·雙節將臨感懷
2022-09-09
詩教在線
更多
    基礎常識
  • 何為古體詩
    2021年07月13日
  • 何為近體詩
    2021年07月13日
  • 何為古絕,何為律絕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為律詩
    2021年07月13日
  • 何為詞
    2021年07月13日
  • 何為四聲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檢索工具
  • 中華通韻
  • 中華新韻
  • 平水韻
  • 詞林正韻
      格律檢測
  • 自動檢測
經典博覽
更多
    主題
  • 離別
  • 送別
  • 田園
  • 山水
  • 傷懷
  • 贊美
  • 重陽
  • 中秋
  • 七夕
  • 端午節
  • 清明節
  • 元宵節
  • 春節
  • 西湖
  • 飲酒
  • 友情
  • 老師
  • 悼亡
  • 哲理
  • 勵志
  • 愛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晉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漢朝
  • 兩漢
  • 五代
  • 近代
  • 現代
  • 當代
    推薦詩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隱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楊炯
  • 釋善珍
  • 孔紹安
  • 志南
  • 南宋無名
  • 敦煌曲子
  • 王灣
詩鄉詩教
更多
詩韻家風
更多
    水峪“三老”——深山里的溫情詩人
    北京市房山區南窖鄉,有個風景秀麗的小山村,名叫水峪,著名作家凸凹寫有《水峪賦》,賦中說:把水峪比作桃源仙境是看低了她,只有詩鄉的稱號才中肯。水峪有什么過人之處讓凸凹先生作此評價呢?這還要從水峪三老說起。 水峪明初成村,以古商道、古石碾、古中幡、古民居四古聞名,是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水峪人自古耕讀為本,尊師重教,歷史上文人輩出,先生院、學坊院、德善堂充滿文化氣息,詩詞文脈綿延傳承多年。村民好詩,耕作之余,彼唱此和,氛圍隨意、親和,充滿意趣,創出大量飽含鄉土氣息、生動鮮活的詩詞作品。而當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水峪三老”——豆漿老人楊萬俊、拐杖老人王慶月、石板詩人楊守安,他們三位身體好、性格好、心地好、愛助人,且能書善詩,是中華詩詞文化的弘揚者和傳承者。 “豆漿爺爺”楊萬俊 楊萬俊,從2006年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起,一直堅持為村內建國前老黨員和孤寡老人免費送豆漿,被大家稱為“豆漿爺爺”。2006年至2018年,他每天早晨走七八里山路為村里20多位老人送去熱騰騰的豆漿,有人估算,十多年來,楊萬俊送出了2萬多斤豆漿,行程超過1萬公里,因此也有村民戲稱他“楊萬里”。2018年,村里養老驛站落成,楊萬俊不用挨家挨戶送豆漿了,而是一早將豆漿送到驛站,老人們在這里集中取用。事實上,今年81歲的楊萬俊也是位獨居老人,老伴兒去世20多年,孩子也不在身邊。他自己住的屋子有30多平米,既是起居室、會客廳,又是制作豆漿的“車間”,還是寫詩練字的書房。十多年來,楊萬俊每天要制作兩暖瓶豆漿送給村民,平均每年用壞一臺豆漿機。2012年,楊萬俊發起成立“楊萬俊慈善義工服務隊”,帶領黨員群眾一起為村民提供志愿服務,如今義工服務隊已發展成“紅色暖心瓶志愿服務隊”。2014年,楊萬俊登上“北京榜樣”周榜。建黨百年之際,楊萬俊得到光榮在黨五十年紀念章,并獲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閑暇時,楊萬俊常用詩歌表達一名老黨員對黨的熱愛之情?!肮まr紅軍有勇氣,翻山越嶺過草地。不懼犧牲排萬難,延轉二萬五千里。長征精神鑄輝煌,千代萬代頌奇跡”歌頌的是紅軍長征的歷史。參觀狼牙山是老人的心愿,2020年,老人在親人陪同下前往,激動地寫下《敬仰狼牙山》:“三代驅車去易縣,敬仰雄偉狼牙山。中華盛典七十載,八旬老驥夢實現。氣壯山河五勇士,為保江山身軀獻。勇士精神四海頌,千代萬代永流傳?!睘閼c祝黨的百年華誕,楊萬俊寫下了《迎建黨百年》:“今逢辛丑不同前,百年未有臨大變。復興起航十四五,初心如磐使命擔。兩個維護要做到,紅色暖心志更堅。砥礪奮進創偉業,喜迎建黨百周年”。 “拐杖爺爺”王慶月 楊萬俊的對門鄰居王慶月也是他的豆漿“客戶”。后來,王慶月加入了紅色暖心瓶志愿服務隊,免費為行動不便的村民、游客制做、贈送拐杖2300多根,被大家稱為“拐杖爺爺”。王慶月制做的第一根拐杖,送的就是楊萬俊。那是2013年的一天,楊萬俊在送豆漿的路上腳下一滑摔了一跤。木匠出身的王慶月得知后,立馬兒給他做了根拐杖,“天天喝您的豆漿,這次也讓我幫幫您!”村內有不少“瞪眼坡”,上了年紀的村民出行不便,王慶月熱心的為他們送上拐杖。王慶月今年已經80歲了,獨自一人生活了40年,他說:“咱家條件差,這些年是村里和鄉親們幫襯著過來的,我也沒啥本事,給大家做些拐杖,就當報恩了”。 制作拐杖之余,王慶月筆耕不輟,屢有佳作。一首《笑》掛在小院墻上,表達了對生活的態度:“笑!滿面春風不顯老,精神爽,還有何煩惱? 笑!怨恨惱怒全排掉,除病灶,勝過服良藥。笑!開懷大笑通七竅,驅六邪,扶正強身妙。笑!樂善好施是正道,只管做,莫問何時報!” “石板爺爺”楊守安 在水峪古村東街的小巷里,幾十塊石板擺放路邊,每塊石板上都有一首楊守安寫的詩,工整的白色粉筆字,配上青灰色石板,雖然簡陋卻更顯淡雅?!袄衔虩釡I滾,萬俊豆漿甜”“陽光燦爛大山人”便是73歲的楊守安贊美楊萬俊和王慶月的詩句?!鞍朐铝杩?,小院一翁。一壺村酒,半碟花生”是他寫自己愜意的農家生活?!跋缠B鳴,喜花紅,更喜露珠草青青。高樓大廈我沒有,莽莽西山眼前橫。走小徑,立山頂,生老病死我不驚。黃昏落照,月朦朧,子規聲”這首《抒懷》表達了這位田園詩人閑適豁達的情懷。一手扶著石板,一手握著粉筆,楊守安很快寫成一首《故園春》,“料峭風寒,老樂西山,一息萬念。石橋朦朧月,夜半參禪。故人多去,往事瞬間。今生飽暖,心恰清閑,閱盡好書胸自寬。一壺酒,看蒼天,春回地暖。日月,萬古河山。秦皇漢武,百姓揭桿??刺谱谒巫?,茅屋饑寒。大清民國,戰亂不斷。今晴日,中華大地,百姓最甜?!?楊守安至今已經寫了600余首石板詩,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石板爺爺”。他經營的“石板人家”面館擺滿石板詩作,古樸別致,已成為網紅打卡地,有游客問起為何把詩寫在石板上,楊守安說:“石板路、石板房,村里處處都有石板的影子,這是咱水峪的特色,也是水峪文化的載體?!? 近年來,水峪“三老”的事跡被各級媒體廣泛報道。新華社曾以《小山村里的“雷鋒爺爺”:就是想做點好事》為題播報三位老人的事跡,網絡點擊量達到50余萬次?!叭稀钡陌駱有c南窖悠遠的歷史文化交相輝映、融為一體,推動大山深處的詩意情懷不斷延續。
    查看更多》
  • 守得家園方寸土(作者:王瓊)
    2021年12月19日
  • 相伴詩詞到永遠
    2021年11月10日
  • 母子同逸韻,詩壇綻奇葩
    2021年10月22日
詩書畫苑
更多

學會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廣場南路51號

郵編:100007郵箱:gsshcxh@163.com聯系電話:0931-8960603蘇ICP備12063804號-2

技術支持: 江蘇書妙翰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詩詞云

詩詞云公眾號
国产乱aⅴ一区二区三区,义姉授乳中ova1樱花动漫,国偷自产Av在线电影,免费在线观看欧美